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共和国的骄傲,两弹元勋-邓稼先


民族感情? 骄傲?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于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 是此事业的领导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中文名字,原名Joan Hinton)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寒春曾于4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武器试验室做费米(E.Fermi, 1901-1954)的助手,参加了美国原子弹的制造,那时她是年轻的研究生。]

1971年8月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说“在外地工作”,我就没有再问。但我曾问他,是不是寒春曾参加中国原子弹工作,象美国 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到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 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经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 人参加。此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为了民族自豪?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以上摘自杨振宁悼念邓稼先的文章。

http://www.tektalk.cn/2008/07/28/邓稼先传
中国核武(1964-1996)

2009年1月31日星期六

ISCA与中国

ISC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从1973年创办(1974年空缺)截至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ISCA-35,中国大陆科研机构在历届ISCA上只发表过5篇文章,其中两篇文章的作者是中科院院士(高庆狮、夏培肃),从这一侧面也可见其难度与声誉。

在此,将这5篇列出:

夏培肃等,中科院计算所,An array processor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ISCA’81;
高庆狮,中科院计算所,The 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and the prime memory system,ISCA’93;
杨学军等,国防科大,A 64-bit stream processor architecture for scientific applications,ISCA‘07;

其中高庆狮和朱传琪两位科学家是我十分敬仰的。ISCA的logo是一个平面而有立体感的金字塔,金字塔饱经沧桑而又富有艺术感,计算机系统结构是一门工程科学但更是一门艺术。国内的青年学者与学生,浮夸滥竽充数者盛行,而具备坚实专业基础又富于创新精神者千里难寻。高庆狮和朱传琪就是那种严谨而有富于创新的科学家。

ISCA的逸闻趣事:
ISCA名人堂
Conference Etiquette
Program Selection Process for ISCA 2007
Some Advice for Program Committee Chairs
Charge to the Referees
ISCA 2009 Reviewer Guidelines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A New MIPS PowerHouse Arrives


Raza Microelectronics(RMI)的XLR处理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为、中兴、联想网御等国内厂商都采用RMI XLR 732设计网络设备产品。2005年5月的Microprocessor Report对RMI XLR处理器做了详细介绍,这篇文章可以从RMI中国公司的网站上下载。本文将对RMI XLR 732的结构作一详细介绍。

RMI的前世今生
未完待续。

Godson-3 Emulates x86

在2008年11月的“微处理器报告”中,对Godson-3做了比较全面的报道与分析。

在本届Hot Chips会议上,中国最新一代的通用处理器龙芯3号成为最热门的一项展示。这是中国的处理器结构设计师第一次访问美国并出席业内重要的技术会议,由此掀开中国自行设计的高端通用处理器的面纱。来自业内外主流媒体的记者加入到通常由工程师为主的听众中来一睹这一新的设计成果。

龙芯3号确有很多令人瞩目的地方。龙芯3号(Godson-3),英文产品名为Loongson-3,是诞生了七年的龙芯处理器家族中的第一款多核成员。在今年首次流片的版本中,龙芯3号由片上交叉开关网络集成了四个MIPS兼容的64位处理器核。这个四核的结构是可扩展的,所以未来的实现可能在片上集成数十个处理器核(更小规模的实现也在规划中)。首次流片将采用65纳米CMOS工艺制造,主频预计达到1.0GHz。

让人感兴趣的还有龙芯3号中的协处理器。这个协处理器用来作数字信号处理和高性能浮点运算。初始版本的四核龙芯3号不会包含此协处理器,但是计划2009年流片的下一版本的实现在集成四个MIPS兼容处理器核的同时将包含四个此种协处理器。利用这一额外的运算处理能力,中国人计划在两年内建造一台运算能力为1Petaflops(每秒百万亿次浮点运算)的 超级计算机。这一性能将达到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

好像这些新披露的东西还不够,龙芯3号还具有一项令人吃惊的特性:它加入了200多条用于加速x86到MIPS的二进制翻译的指令。换句话说,龙芯3号用硬件来优化对x86的仿真,这很像Transmeta之前在其Crusoe和Efficeon处理器中的做法。

这一特性让不少人竖起了眉毛。龙芯处理器在中科院计算所设计。计算所既没有MIPS指令集的许可,也没有x86指令集的许可。去年,计算所通过与持有MIPS指令集许可的意法半导体的合作解决了与MIPS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争端。但是这些类x86扩展指令是否会导致与Intel或Transmeta的冲突?

龙芯3号不是x86克隆
微处理报告的角度,我们不是专利律师,我们的初步分析是龙芯3号的指令扩展可能并不会践踏Intel或Transmeta的知识产权(前者是x86指令的发明人,后者的由硬件结构支持的“code morphing”软件提升了仿真x86(x86 emulation)的技术)。龙芯3号在兼容x86上看上去并不会比Transmeta的处理器走的更远,而Transmeta与Intel在开始的7年里并没有法律纠纷。

未完待续。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